性價比|五篇文學會贏家心態|交易柴知道
性價比|五篇文學會贏家心態|交易柴知道

上一篇,我們聊了關於交易紀律和交易心態的培養,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性價比。

一個成熟的操盤手,一定是善於權衡和發現性價比的好手。

專職操盤手考量性價比,不僅僅從一些量化的指標,

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考慮一些無法量化的因素,

比如機會成本、時間和精力,甚至包括自身的情緒與健康狀況。

我們在上一篇說的學習交易的方法,就體現了性價比的思維。

這一篇,我們從交易標的和交易手法兩個角度,來講性價比。


有爭議的地方就有性價比

我在前面說了短線交易是基本功,所以我們重點來看短線標的怎麼選。

你可能早就聽說過,短線買熱點,這個很好理解,

因為短線交易做的是情緒,是市場感染力和傳染力。

我們選擇的一定是市場情緒表達最激烈的品種,

而且我們會選擇跟情緒表達完全一致的方向。

通常情況下,所謂情緒表達激烈,它的外在表現就是這只個股的圖形好看。

對於台股投資者而言,因為盈利的方式都是股票多頭,我們只能通過買入持有來獲利。

那麼通俗地講,如果市場情緒向好,個股做多情緒強烈的話,

圖形上的表現就是成交量均勻放大,

更多的人加入到買入的隊伍,並且價格不斷創出新高。

另外在圖形上有一些均線的技術指標,用具體的術語來講,都是向上發散的,

我解釋一下什麼叫“向上發散”。

我們都知道,均線系統有短均線、中均線和長均線。

如果短均線站在了中均線的上面,中均線站在了長均線的上面,

那麼在圖形上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明顯的向上開口的喇叭口的形狀,

這種形態,我們管它叫“ 向上發散”。

在底下這張圖就是,大家可以再去觀察一下這種向上發散的特徵圖。

那這種向上的發散,我們就認為它就是好看的型態。

 


但這樣說起來太籠統,專職操盤手訓練自己看圖能力的辦法,

就是每天晚上把所有漲幅超過2%的個股分時圖和K線圖全看一遍。

最初可能你看不出什麼名堂,如果你能連續看半年,

你就會知道這個圖後邊漲的概率可能大一些。

看的時間越久,看的圖形越多,你對後續的一些上漲的股票特點的把握就會越強。

慢慢地你會培養出看股票的“盤感”。

這個其實就是操盤手的基本功訓練,很枯燥,

可能每天要抽出很多的時間來做,但是日積月累的效果非常好。

另外, 我們還要找市場情緒和基本面的共振點,

所謂基本面是現實中正在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事實。

當即將發生的事情或者是剛剛發生的事情,

跟市場的情緒碰在一起朝一個方向去走的時候,

那麼市場情緒會被極大地提振,這個點我們管它叫共振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我們始終觀察著一隻個股,它的圖形走的是均線系統發散,說明有人在關注它。

這時候這家上市公司報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好於所有人預期的消息,

那麼這個做多的情緒就會被極大地催化,個股走勢上就會被激發出一根非常明顯的的長紅K,

可能短短幾個交易日就能有20%到30%的漲幅。

所以找共振點是我們尋求市場交易的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

但在找共振點之前,我們要注意那些有可能成為熱點的板塊。

比如說我每天都要看有可能在轉熱的一些行業和板塊,選了一二三四五個板塊,

然後在盤中對於這些所有的備選板塊進行追蹤,

要去看它的走勢是不是出現了情緒上的轉點有可能跟即將出現的熱點相匹配,相共振,

一旦發生這樣的機會就要出手。

 

我們怎麼去把它篩出來呢? 有一個簡單的技巧:

當一個概念起來,第一個衝出來的一定是龍頭。

所以搭上龍頭的便車一定是最安全的。

為什麼?

因為第一它是第一個衝出來的,第二它的衝刺能力最強。

只要短期內它的上漲邏輯很難被驗證,

情緒和價格就會因為不斷有新的人被感染,從而沿著原有的趨勢運行,

除非整個行業或者整個板塊出現新的利空消息。

在短線的熱點和龍頭股中,我們還要特別關注爭議比較大的標的。

在短線交易中,所謂爭議較大,行情上的表現便是股票上漲後的巨幅換手。

換手意味著看空的市場拋壓得到了釋放,因此也總是孕育著繼續上漲的動力。

 “行情總在爭議中發展,在亢奮中死亡” 這句俗話尤其適用。

越有爭議,漲勢反而不會停。

有一句諺語:

“空頭不死多頭不止。”

因為不斷地有人看空,還在繼續看空,所以上漲的趨勢很難被扭轉,

一旦看空的人消失了,所有人的預期都已轉向的時候,

你可以想像一下會出現什麼情況。

之前我們的教學文提過,比事實更重要的是預期,比預期更重要的是預期的轉折。

空頭也變成了多頭,那麼一定是一個加速期。

而這種加速期非常短暫,短線的龍頭股總是在巨量換手中不斷推升,

而在縮量加速上漲中結束,在行情最高潮的時候,整個市場戛然而止。

同時,爭議巨大也是中線選股的一個重要技巧,

因為爭議巨大往往意味著價格還沒有被市場深刻地發現。

你可以想一想,眾口一詞說好和眾口一詞說不好都有什麼樣的問題?

都說好,那麼價錢一定貴了,或者說我們高估了它。

都說不好那麼它一定有不好的地方。

而爭議的東西在這兩方面的體現就沒那麼明顯,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有市場爭議的東西,

選市場有爭議的板塊:既沒有高估,也沒有太大的看不到的壞消息 。

市場的爭議,

可能會針對一家公司的產品、管理層、行業地位、發展前景和國家政策等多個方面,

這些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網上的公開資料,或者社區論壇裡,以各種各樣方式去發現。

剛才我們已經說到,在股票市場中,市場爭議有可能表現為巨幅的換手。

那麼,在期貨市場中,巨大的、多空的爭議就會表現為巨幅增倉。

一般來說, 通過關注股票的成交量,以及期貨的持倉量兩個指標,

我們經常能夠領先市場,掌握先機。

成交之所以能夠達成,一定是一方認為成交的價格太貴,而另一方認為太便宜。

通俗地講,大家對交易價格都不認可,才會有成交。

因此,成交量代表了分歧程度。

股票的成交量越大,它的分歧就越大,成交量越小,

就說明大家對這個價格的認同感越統一。

量不足,揭示的市場情形就可能是虛假的,或者是有偏差的,

所以市場上總是流傳著“量在價先”的說法。

所謂“量在價先”, 就是成交量的依據要比交易價格的絕對判斷更重要,

是成交量的特點促使我參與交易,而不是交易價格的特點促使我參與交易。

我在做交易決策的時候,

會認為成交量的因素,比成交價格的因素啟示更多,指導意義更強。

還有一句交易格言:

“重勢不重價”。

“勢”從哪裡來?就是從交易分歧裡來,有分歧才有“勢”。

“重勢不重價”幾乎是所有做交易的入門第一課。

當然,由於有些股票先天就比另一些股票更活躍,

比如新股比老股票活躍,小盤股比大盤股活躍,

所以我用的指標,是每天收盤的絕對成交量,

和上一年或者更長 時間段內的成交量極值相比較,

以此來發現被市場忽略的投資機會。

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略有不同。

不像股票市場,一隻股票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是有限的,成交量有一個上限,

期貨合約一手多單一定對應著一手空單,在資金足夠的情況下,理論上持倉量是無限的。

正因為期貨市場的這種特性,我們關注的指標則是持倉量,也就是未平倉的多單和空單的總和。

通常而言,期貨合約的巨幅增倉往往意味著機會或者趨勢即將到來。

尤其是在一個價格區間內的持續增倉,往往意味著一個超級大行情即將到來。

這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前面教學文特別說過,我們要“後表態”,找合適的時機切入,來獲得最有效率的利潤。


順大勢,逆小勢

說完了怎麼發現性價比高的交易標的,我們再來說明,怎麼在交易手法上做到高性價比。

通常而言,我們的交易都是 “順大勢,逆小勢”。

也就是說,我們在大方向上選擇與市場一致的方向,但是選擇一個小的回調逆勢介入。

比如說在交易圖形上,我們看到一隻個股的走勢是長期向上,

或者說是從底部出來、小荷才露尖尖角往右上方走。

那麼從大環境上講,我們就認為這只個股是處於一個長時上漲趨勢中。

在這樣的漲勢中,我們去做交易的時候,盡量不要去追漲,

而是去找回調到位之後、或者在趨勢線下軌的這些買點,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 就是你的持倉成本可能會略好, 肯定會比你追漲的效果要好。

比如20塊錢的股票漲到了22塊,回調到了21的時候,

盤整了一陣子繼續往上走,那麼在21或者20.5的時候買,持倉的心態會好很多。

因為成本已經比最高價下降了大概3%,那麼拿下它的信心會更足。

持倉成本好會讓你有更好的持倉心態。

追突破馬上被套一塊錢,和你逢低買,

買完之後就享受了一塊錢利潤,心態截然不同。

後者會讓你有更充分的信心去繼續持有,而前者稍有一個大一點的波動,

你就可能扛不住,對自己的持倉產生懷疑。

第二, 當你在順大勢逆小勢的過程中,

你也可以非常清楚地去比較這只個股在當前的趨勢上的力道。

 

說起來比較抽象,我再舉個例子:

比如說大趨勢往上的一隻個股,第一次逢低買,逢高賣,我賺了兩塊錢,

但第二次回檔了1塊錢再逢低買逢高賣,我只賺了1.5塊,

第三次回檔了0.5塊再買,這一次只賺了0.8塊。

一次比一次賺得少,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檔個股雖然長期趨勢向上,但是向上的趨勢力道在減弱。

這就是為什麼說順大勢逆小勢地去做,可以去感知長期趨勢,感知長期趨勢的強或者弱。

當有了一些感知的時候,就可以採取相應的應對方法,

比如減碼,甚至在末端的時候開始反向操作。

 

如果我們第二次賺得比第一次多,

第三次比第二次賺得還要多,那應該怎麼辦?

應該加碼,甚至是上槓桿,甚至是更大膽、更長久地持倉。

雖然順大勢,逆小勢說起來很簡單,

但是實際操作中大部分人的做法都是順小勢,逆大勢,為什麼?

因為我們總是關注短時間的盈虧,而忽視了長期的走勢。

當一個操盤手總是關注短期走勢,心裡想著賺了多少虧了多少的時候,可能就離虧錢不遠了。


重點提醒:

今天的教學文重點是理解性價比,在標的選擇上,哪裡有爭議,哪裡就有性價比;

而在交易手法上,要學會順大勢,逆小勢。

 

課後作業 試著在每天收盤後,把漲幅前50的、非漲停的個股都看一遍,好好地總結一下它們在形態上的共同特點。

先不要找那麼多,就50個,

如果認為自己摸索出了一些規律和技巧,那就再多看一些。

久而久之看看自己在這裡收穫了什麼。

下一篇教學,我們來聊聊,專職操盤手,是怎麼在交易中找到真實機會。


This Post Has 4 Comments

  1. 品寯

    感謝柴哥分享!目前為止受用不盡!繼續努力。。。

  2. Kaisu31

    繼續怒力學習 知道後表態 努力學會順大勢 逆小勢

發表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