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學習瓶頸|高效學習EP08|自我成長
突破學習瓶頸|高效學習EP08|自我成長

我們已經進入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


任何人在學習的時候都會遇到瓶頸

 

當你遇到瓶頸的時候,你要先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是說你已經走得很遠了,有些人還不如你。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同一條路上有些人走在我們前面了,我們卡在這邊走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可能需要調整的不光是方法,更重要的可能是心態

 

因為你一開始的方法對你是有效的呀,只不過你卡在一個地方了。也許在方法上進一步做調整是可以突破瓶頸的,但我們應該先確認是不是心態問題。心態問題解決了之後,也許還有比如像你涉獵的範圍不夠廣,形成了一種瓶頸,或者說你的專注程度還不夠高等等這些問題。我會在這篇文章分別講到,一一的去解決它們。

 

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先搞清楚,瓶頸是瓶頸,它不是極限。
突破瓶頸指的是在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當中,別人都跑過去了,你卡在那裡了。這種情況,它是有突破口的

 

那跟極限相關的是那些短期項目的最終結果,誰都很難再上一步了。

 

比如說:百米衝刺的速度,你要問我怎麼能打破百米衝刺的記錄,這我真是沒辦法了。我說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瓶頸可能需要調整的不是方法,而是心態。學習中遇到瓶頸有一種可能是不自信造成的,這種不自信它就屬於心態的問題了


解決心態問題

 

先來說說遇到瓶頸的第一個原因,心態問題。那麼,怎麼通過調整心態來突破瓶頸呢?我們之前內容當中有講到過關於打遊戲。我也會打遊戲。然後很多人覺得愛打遊戲的人都沒什麼正事要忙,你覺得我有沒有正事呢?

 

我要告訴你我也會打遊戲,那你在這兒可能感覺到我們是同一國人,是吧?基於你對我的了解,你可能已經意識到你打遊戲跟我打遊戲的不同了。我打遊戲是為了學習,我從打遊戲當中學到了什麼?在這裡邊我只想跟你分享其中的一點,也就是說自信心可以從打遊戲這個過程當中培養起來。

 

我就不說我具體玩的是哪個遊戲了,我只是簡單的描述給你,這是一款一對一真人對戰的遊戲。打贏了你就會獲得一些分數,最後比的就是誰的分高,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模式,你也非常容易理解。那我打這個遊戲一路打到了3700分。

 

可是我想上4000分,因為上到4000分就可以獲得一個大寶箱,這個你也非常容易理解。那你還記得自己給自己製造反饋嗎?我多次看自己打輸的那些場次的回放,我的確是發現了一些問題。我不斷的調整,終於我就打到了4000分。

 

這種就屬於在技術層面做出調整來突破瓶頸。所謂技術層面,其實也就是方法了,方法調整之後可以讓我打到4000分。可是隨後,我就怎麼也不能再讓這個分數增加了。我打贏一局加30分,結果又掉下來35分;我再打贏一局加上去37分,又輸掉一局,又掉下來32分,很長時間我都會在4000分左右徘徊,這可能就是心態的問題了

 

我身邊有一些人打這個遊戲可以打到4300分,甚至還有人打到4700分。我就去請教他們。那我讓他們看我打這個遊戲的過程,讓他們分析我使用的戰術和我的反應能力。可是我的這些朋友都說不出來我哪裡有問題,意思也就是說我的打法是沒有硬傷的,我意識到這可能不是我的技術問題,而是心理問題

 

我總覺得一旦到了4000分,我是不是就上不去了,這個時候真的就會往下掉。因為,4000分是一個進入最高階段的入口分數。

 

那我接下來做了這樣一件事

我先故意輸掉幾局,讓這個分數降回到3800分。你要知道,遊戲的系統會跟你匹配同級別的對手,他們是只能打到3800分。而我是故意降到3800分的,我去選擇比我弱的對手,那我的目的就是給自己增強這個信心,然後我幹了一件你絕對不會去幹的事。

 

我現在給你展示的是什麼叫認認真真打遊戲,我把手機上顯示我那個總分的區域用便利貼給貼住了,我讓自己看不到這個分數的增減,然後我就一局一局的打。因為我現在的對手是我降低身段去跟他們打的,所以我總能贏啊。也不知道我連著贏了幾局,反正我打的有點累了,我把那個便利貼撕掉一看,是4170分。

 

說到這兒,我希望我給你講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突破瓶頸可能是需要方法的調整也可能是需要心態的調整。心態調整的好,做一些事會相對比較容易。你知道嗎?這次所謂心態的調整本質上還是讓自己不要過於分心,不要去顧及那個總分數。而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每一局的輸贏上面。

 

這跟訓練專注力,使用聚光燈的效果是一樣的。

要讓跟每一局的輸贏沒關係的總分變化處於黑暗之中。但是無論如何你還記得嗎?我故意從4000分先降回3800分,再一路打上來,就是為了給自己增強信心

擴大涉獵範圍

 

但是,以上這種心態調整的方法,可能並不適用於我們學習過程當中遇到所有的瓶頸。比如,學習樂器的演奏,你知道它最後拼的不是誰的分數高,而是誰的演奏更加動聽。一個勁的自己苦練,曲子彈的也非常熟了,但是就是不動聽,這是練習樂器演奏非常常見的情況。

 

尤其,在我小時候那個年代,學樂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從一開始交代,我說我小時候學過5年鋼琴,我最後也沒練成個鋼琴演奏家。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個我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是,那5年裡邊我從來沒聽過世界級鋼琴演奏家的演奏

那個年代不像今天你可以很容易獲得世界級鋼琴演奏家的音樂,甚至是視頻,你還可以去聽現場的音樂會,我學鋼琴那個年代連錄影帶都很少見了,更也別說什麼線上視頻了。

 

我聽別人演奏也就是聽我媽那些學生的演奏。你想想他們那個水平能不能達到世界級呀?突破美感這種瓶頸就不能再重複的練習了,雖然重複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但我們也聽說過功夫在詩外,或者說曲徑通幽處。

 

所以,遇到瓶頸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是你的涉獵範圍不夠廣,想要突破它你就要不斷的累積。

 

很多人演奏樂器不行是因為聽的太少,你要知道聽是不耽誤練的,就像磨刀一樣你要磨耳朵,深深的記住這首曲子由不同的演奏家演奏出來都是什麼樣的。自己再去選擇處理的方式,這樣才能突破瓶頸。

 

我後來學其他技能就不一樣了,我在去找老師或教練之前,我就把很多線上的教學視頻或是比賽影片反覆的看,看的不能自拔了,我才下定決心去找最好的老師跟教練學習。你要知道,我比那些被家長扭送到老師那裡學的孩子,首先在積極度上就高出他們很多。

 

為什麼我練鋼琴和練吉他的過程是不一樣的呢?

因為我練鋼琴不是我自己想練的,
我甚至不知道我練這東西能幹什麼。

 

這又說到了任務驅動和目標是否明確的問題。

我小時候也從來沒有機會聽鋼琴的唱片,更別說聽現場音樂會了。但我看過現場全國等級的比賽,我看過了這個世界上最大型的直播比賽。那些大師,在舞台上那種感染力,對我練習,對我突破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我終於知道,學習到一個程度能成什麼樣了。所以,在學習的經驗上獲得突破,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感受。當然了,如果你還能多看一看文字的資料,比如那些世界級表演者的傳記,這些東西都會為你帶來突破,這就是所謂的工夫在詩外


更加專注,請教名師

 

那如果調整了心態,也不缺乏自信,自己也悶頭下了很多工夫,擴大了涉獵的範圍,可還是不能有所突破的話,可能你的問題在於專注度不夠。雖然之前我們已經講到了如何在衣食住行當中訓練自己的專注力,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做事遇到瓶頸,難以突破,你也要觀察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專注力還沒有達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我自己身邊的一個學習經歷讓我知道專注度的調整也是有技巧的。

 

這個時候,我可能要再去重提名師的重要性了。

也就是說,我弟上高中的時候數學成績是非常差的,有多差你都難以想像。數學你知道滿分100分,他只能得30多分,偶爾能上40,也就是41或者42分,了不得了。我媽當時嚇死了,說這孩子得補課呀,再這樣下去會跟不上。我媽是屬於那種很有魄力的人,說這孩子一般人是救不了了,死馬得當活馬醫,要讓他活過來,只能找那種能讓人起死回生的老師。

我媽當時不惜用關係找人又花錢,聯繫上了全台南最有名的數學老師。你知道這個老師的名氣在於什麼?在於傳說,說你跟他上一次課,你的成績就能提高20分。當然,這個老師教的都是那種像我這種,像我弟這種,就是分數很低的孩子。

 

你說真的假的,上一次課能提高20分?

你還別不信,我跟你說,這個事就發生在我弟自己身上。我媽帶著我弟去了那個老師家,那個老師隨手掏出一份大考數學模擬的考券讓我弟做。我弟就在那裡做這個考券,那個老師一直就觀察他,也不說話。

我弟可能心想這也不是上課呀,你要讓我做考券的話,那你就拿過來,我回家做呀。老師說就只上一次課,但是這樣不是浪費時間嗎?可是不管怎麼樣,還得悶頭接著做這個考券,你知道嗎?那時的測大考數學題,前面都是選擇題,15道題,每道題佔4分,一共是60分。後邊還有一些填空題和所謂的計算題,那些題佔40分。

那個老師給他的那個考券,前面的3道選擇題做完之後,那個老師他開始跟我弟說話了。

老師說:你覺得這些題你會不會做?

我弟問:是不是這題寫錯了?

老師說:你別管,你自己覺得你這個題會不會做

我弟說:
其實要是給我足夠的時間,我覺得我能做出來,我肯定也不是只有40分的水平。但時間總是不夠,我很多題總是想一陣子想不出來,我只能沒辦法,我就得看下一個題目。因為班上那個數學老師說,要合理的分配每一道題完成的時間,如果是選擇題的話,我做不出來怎麼辦?只能瞎猜啊,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去做後面的題啊,因為後面的題佔的分多嘛。

那個老師說:那明白了,你就接著把你前面那選擇題先做完吧。

 

你知道嗎?大考數學一共有兩個小時答題時間,我弟在那個老師家裡邊用了兩個小時才把前面那15道選擇題做完。那個老師看我弟寫完最後一道題後,他放心地跟我弟說……

說你在大考的考場裡面,你就用所有的時間好好做前面的選擇題就可以了,你不要再三心二意的去看後面的題了。我弟心想真的假的,這哪行啊?那個老師說,你前面這15道選擇題你都選對了,所以這張考券你的分數就是60分

 

這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

我媽也說,她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老師,這完全是不走尋常路啊。我弟跟我媽一起就求這個老師,說能不能再給這孩子上幾次課。一下這個40分就變60分了嘛,這真的是漲了20分。心想再上5次課,我就能得滿分了。可是那個老師他說什麼也不再給我弟上課了。

最後說了一句,來不及了,說他已經盡力了。

這個特別像什麼?特別像醫生出來那個手術室的時候跟家屬說的話。不管怎麼樣,我弟還是十分感謝那個數學老師的。我弟大考數學考了68分,不光做完了所有的選擇題,還做了兩個填空題,全都做對了。為什麼有這個自信說他全做對了呢?因為大考的考場上面我弟專注在前面的選擇題,然後他最後得了68分

 

那說明什麼呢?

那通過這個事實來判斷,他其實不是不會做這些題,而是不夠快。那快是怎麼做到的呢?是大量的重複練習。那個數學老師為什麼後來說來不及了?因為當時馬上就要大考了,真的沒時間讓我弟做大量的重複練習了

 

所以,突破學習的瓶頸

  • 如果不是心態造成的問題,
  • 也不是涉獵的範圍不夠廣的問題,
  •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需要更加的專注

從這個數學老師身上,我弟並沒有學到什麼數學知識。但是學到了突破瓶頸的一種方法,那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更狹窄的範圍內,以做到不去分心。

那個老師告訴他,你只要把全部在考券注意力放在前面的選擇題上面,而不去看後面的那些其它的題目,以做到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去做一部分題目。這可能是一個有效的去分配注意力的方法。而事實上我們會發現,它對於突破瓶頸還是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總結

 

這個系列教學文講到這邊,我已經為你……

  1. 提出了高效學習的定義
  2. 展現了高效學習的狀態
  3. 強調了學習方法的適用性
  4. 建議你用任務來驅動學習
  5. 給了你訓練專注力的方法
  6. 教給你自己給自己製造反饋的手段
  7. 以及做出了如何突破學習瓶頸的探討

那最後我要告訴你的是,有些事真的是一通百通,你把一個東西學會了,再去拿別的,會相對比較容易。這可能是自信帶來的幻覺,也可能不是幻覺。

如果自信來自於自律,那就是紮紮實實的自信。如果自信來源於想像,那就是盲目自信了。

 

最後給大家一句實用的話:
你要相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學點什麼都會有用的。


更多文章:

高效學習系列

定義,高效學習EP01|自我成長

找到方法,高效學習EP02|自我成長

從目標激發學習,高效學習EP03|自我成長

治療你的拖延症,高效學習EP04|自我成長

從日常生活訓練專注力,高效學習EP05|自我成長

想當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高效學習EP06|自我成長

幫自己尋找回饋,高效學習EP07|自我成長

突破學習瓶頸,高效學習EP08|自我成長


This Post Has 3 Comments

  1. 我是來踢球地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高效學習真的很重要
    認同認同 (點頭如搗蒜)
    順便推一波皇室戰爭 推推 !

發表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