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之前的內容當中講過,要帶著任務去學習,用任務來驅動你的學習。那麼這個任務目標該如何設定?奔著這個目標,我們該怎麼找學習的切入點?我再來跟你進一步聊一聊。
文章目錄
設定有效目標
所謂帶著任務學習,其實是說要有明確的目標了。什麼是不明確的目標呢?不知道你的英語程度怎麼樣?你覺得你需要學習英語嗎?
你覺得你需要學習英語,可能就是一個不明確的目標,可能是一種幻覺。因為什麼? 一個人他沒事學英語幹嘛?我現在就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不需要學日語,我也不需要學西班牙語。你說日語,或者說西班牙語,這都屬於小語種。英語是人人都應該學的吧?
這誰告訴你的? 你又陷入了情緒化。因為我沒有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務驅使我去學日語或西班牙語,我就算學了也用不上。你要知道,語言這種東西它不用就會忘記。我最多也就是學完之後出個課程,最後也就會忘的一乾二淨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要掌握一項技能的衝動,這種衝動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有一種想法,說別人都會,我也得會吧。對於成年人來講,覺得今天我學會了這個,明天可能會有用,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念頭。這是成年人去鼓勵孩子們學習的時候經常說的話。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四十多歲了,
他是一個搖滾歌手簡稱W好了,一直他都想學英語。因為W知道我們有個共同朋友S是英語老師,不對,是英語名師,名師。所以,W總吵著叫S教他學英語。那既然是名師,就要對得起名師的身份,S就告訴他,你要學英語不能我教你,我們太熟了,很難進入到真正的學習狀態。S跟他說,你要是真想學英語的話,我可以給你介紹一個我信得過的英語老師來教你。
那這樣做,還記得嗎?
儀式感,儀式感會更強,也會讓這個要學英語的人更加專注。S進一步問W,我說你想學英語來幹嘛呢?他說,他以後要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了,應該還是會點英語比較好吧?
S當時就笑了。S覺得這位搖滾歌手想像著自己將來要走向世界而學英語,還真不如那種說因為搞搖滾樂搞不下去了,想去教英語當英語老師這種想法來得實際和有效。又或者說,這位搖滾歌手如果想到國外去留學,想鍍金,唸書、學習,W要是考托福或者雅思這種出國留學考試,目的就是考試,迫在眉睫,那我都會好好地去教他。
不管怎麼樣,S是絕對不會因為他的想像而出馬的。在S看來,這位搖滾歌手朋友要學英語的目標就不算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就算他開始著手學英語了,他也不會堅持下去的。有意思的是,這位搖滾歌手的老婆後來學了英語,因為她有學英語的明確的目標。
我們來比較一下兩者的目標。
這位搖滾歌手的孩子上了國際學校,小孩的母親就來找到S,說要學英語。
S問說為什麼呢?她說她的孩子現在上了國際學校,她現在沒有辦法跟國際學校那些外國老師交流。作為家長,為孩子的事情那是很操心的。那麼,老師都是外國人,要想跟老師盡可能多地去直接交流,不會英語那是真不行啊。
S說,好。這個想法絕對不是基於想像的,也不是一時衝動,這是一個明確的目標。S就為她介紹了一位信得過的英語老師。
一開始,那位孩子的母親說,我們是不是從《英檢初級》開始學啊?S說當然不是。學《英檢初級》學到能跟外國人交流,那得多長時間呀。你的孩子那時候估計都畢業了。
S說你要用英語,不就是去交流孩子學校那些事嗎?她說是。 S就讓她首先去她孩子的學校拿了一堆英文資料回來。就是那些宣傳手冊之類的東西。然後讓S介紹給她的英語老師帶著她一起去瀏覽孩子學校的網站,英文版,把出現的每一句英文學起來,這是那位老師為這位母親定制的學習切入點。
為什麼不讓她學《英檢初級》?
我來說一說《英檢初級》這套英語教材可能存在的問題。《英檢初級》這套教材,它是分為一二三四冊的。在我看來,它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了。
因為,絕大部分英語零基礎的人選擇英語學習的切入點從基礎開始學,只學了第一冊,甚至是只學了第一冊的前幾課,就沒有再學後面的了。
你要問為什麼?我會說,就因為這套教材它分為一二三四冊。如果只有一冊,就不會出現只學了一冊,後面就不再學的情況了。而它最大的問題其實歸結到根本,還是你的學習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學《英檢初級》不是我們明確的目標,沒有人會把《英檢初級》學完了當成一個人生目標。
關鍵是學完《英檢初級》這套教材之後你要去幹什麼?
還是那句話,小孩學英語可以學《英檢初級》,因為小孩總是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而對於成年人來講,要開始學一樣東西已經不容易了,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找准這個學習的切入點。
直奔大師
我們該如何找到精準的切入點走到這個目標,
我的建議是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當然這個大師在這裡邊它指代的是一種特定的一種情境,這個大師不一定是指一個人了,而是你的最終目標。
我拿學習樂器來為你舉個例子。
你要知道,除了上面我們說語言的學習被分成難度級別以外,樂器的演奏也常常被分難度級別。你要注意,我們在這個系列教學文的第一課,仔細地去比較了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的學習對象,用自然主義學習方法研究的對象往往可以不分難度級別,比如語言。而結構主義的研究對象,比如像數學、物理、甚至是藝術,那可能是要分難度級別的。
一加一都不知道等於幾,那怎麼解微積分呢?
雖然說藝術的學習可能是分級別的,但是在最開始入門的時候,這個難度級別的差異往往沒有那麼大,找准這個切入點,可能就體現出更大的技術含量了。
你知道很多成年人他學習藝術,其實不是為了創造,就是想臨摹人家的東西來陶冶一下情操而已。那這種情況下就更不用從零基礎開始了。
說你要學畫畫,就得先學素描,對吧?
先畫一個什麼雞蛋畫個半年,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這樣。按照音樂學院的教學規則,一個人比如要學鋼琴,想要彈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的第一樂章,你不要異想天開。你先練一年基本功,再彈兩年練習曲,我們再來彈貝多芬。可是對於成年人來說,一看要先花三年時間,然後才能開始彈自己真正喜歡的樂曲,我相信一百個人裡邊,一百個人都是會放棄的。
這個時候,又要看小孩和成年人樂器訓練的差異了。
我說說我的經驗,也是對我後來學習最有幫助的一點,就是要去到哪裡,就從哪裡開始。你可能總是對看起來有難度的事望而卻步。你不妨問問自己,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學英語,每天是否要用到英語呢?如果你真的會遇到使用英語的情況,好,你遇到了英語是什麼樣的東西,你遇到了,你有不懂的就去查,直接去查,實在查不到就去問身邊英語好一些的人,這叫學習。
重點整理
總結一下這篇文章,我要告訴你的是,直奔大師,這個大師我已經講過了,它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你的最終目標。不一定要從基礎開始。如果你已經被一個大師的作品深深的打動了,這個作品本身也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模仿的切入點。
你可能覺得我現在在跟你畫餅,畫的這個餅有點太大了。
但其實我的意圖是盡可能地去除你的膽怯。你要知道,怯場是最糟糕的自覺。一個人他膽子變的比之前大一點,能走的路可能就會長一點。那在整個的學習過程當中,還有兩個障礙我們要盡量地去除。
- 一個是自學的時候如何製造有效的反饋。
- 另一個是如何突破學習的瓶頸。
我們在後面的兩篇文章當中會分別講。
更多文章:
高效學習系列
Pingback: 從日常生活訓練專注力,高效學習EP05|自我成長 — 柴哥金融教學
Pingback: 定義,高效學習EP01|自我成長 — 柴哥金融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