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教學,我們說明了該如何理解市場,為什麼說交易是博弈。
這一篇教學,我們就來聊聊,專職操盤手,到底有什麼“絕招”,為什麼他們能夠穩定盈利。
我身邊有一些散戶朋友,經常來問我股票標的或是大盤走勢。
我發現他們關注範圍特別廣,每次來問的板塊都不一樣,
往往這隻股票還沒來得及賣,又發現另一個他們認為更好的,
而每次看好的理由就是偶然聽到某個利好消息。
這其實是散戶的一個通病: 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而大部分我密切接觸的成功的操盤手,
他們是如何應對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市場的呢?
其實並不靠豐富的知識或天賦的才能,
他們的成功,總結起來只有兩句話:
“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事情重複做”。
文章目錄
簡單化和重複做
再來我來解釋什麼叫“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我們知道,市場信息是海量的。
光是台灣的交易所每天發布的上市公司公告就有上千條,
由此產生的解讀與資訊信息以百萬計,更不用說國外市場的消息更數以萬計。
這些信息,或者體現基本面的變化,或是市場情緒的反應,但大多數是乾擾你的噪音。
它們可能包含或者預示了這樣那樣的機會。
但是, 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需要盯住的僅僅是你最拿手、最敏感的機會。
我很喜歡打這麼一個比方,專職操盤手,就像森林裡的獵人。
在一個大森林裡,生態物種複雜多樣,可以追逐的獵物也很多,
但通常一個總能夠有穩定收穫的獵人,會長期專門守著一個地方,
就是拿起自己的獵槍趴在草地上一動不動,
等著野兔、野雞從草里邊蹦出來,開槍,打中,然後把獵物帶回家。
第二天他會重新回到這個地方繼續趴著,重複他之前重複了無數次的動作。
獵人需要的是耐心,只有獵物才需要到處亂跑。
市場,就是這個環境複雜的森林,你無法看到它的全貌。
但是,你可以像一個好的獵人那樣,對某個區域特別熟悉,對相關機會出現的苗頭特別敏感。
也就是說,既然我們跟不上市場每一個細小的變化,我們可以採用一個最笨的辦法,
把自己簡單化處理,等著當市場適合我的交易模式的時候,
或者適合我的機會出現的時候再出手。
所以,如果說專職操盤手有什麼絕招的話,那就是不斷重複自己摸索出來的賺錢方法。
而這個摸索的過程, 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框架的過程。
你可能經常聽到交易框架這個詞,聽上去好像有點神秘,
其實說白了就是三句話: 買什麼? 怎麼買? 買完之後怎麼辦?
我們先來看買什麼。
選擇買什麼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定位自身投資角色與投資風格的過程。
比如說,有的人對圖形和市場情緒敏感,他可能就會是一個好的趨勢交易者,
有的人喜歡去發現別人還沒有發現的機會,他可能就是一個價值投資者。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擅長什麼樣的交易方式?是短線、是長線?
如果是長線交易,那是怎麼樣選擇交易的標的呢?
是深入自己了解的行業進行選股,還是只對大周期進行選時?
這些都是在選擇買什麼的時候,需要考慮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怎麼買。
是逢低買入,還是價格突破了之後再去追高?
前者成本低,但是不確定因素比較強,後者成本高,但是確定性可能要更好一些。
又或者說,我是偏左側交易(上漲)就開始不斷地定投、不斷地攤薄成本,
還是在盈利之後用我的槓桿來實現浮盈加倉,追求更高的收益呢?
這都是不同的買的方法。
這些買的方法也應該契合我們自身的投資角色,
如果你是一個風險偏好低的人,你會不適應高風險的方式。
通常來說,高風險都意味著重倉。
一個風險偏好低的人,就應該時刻控制倉位,把止損收得更緊。
通常你會看到專職操盤手做交易有一個共同特點,
就是一旦發現機會,迅速出擊,做多大的頭寸,要買多少的量,一切非常有計劃,
這其實就是不斷重複一個買入的模式的結果 。
這裡還涉及到交易工具的選擇問題。
同一個對的判斷,但選錯了品種或者方法,盈利可能相差很遠。
我們一般會從槓桿率和波動率的角度來考察一個交易品種。
比如說,面對確定性較強的機會,我們通常都需要用足槓桿以博取更高的收益,
但又要防止槓桿過高被意外的波動止損出局。
比如說,當我們面對波動率無法準確預估,而我們又希望充分運用槓桿的情況時,
我們可以選用期權這種風險有限、但收益無限的交易品種。
第三個問題是買完之後怎麼辦, 專職操盤手做交易的一個原則是買賣同一性,
通俗地講就是, 買入理由不成立了,就可以賣出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不懂股票,但是小陳懂股票,他跟我說讓我買,那我就買了,
那如果小陳之後又告訴我應該賣掉,那我就應該把它賣了。
不能說小陳叫我賣,但這時候我又從其他地方聽到了利好的消息,決定繼續持有。
因為我聽他的話買,就要聽他的話賣。 這就是買賣同一性。
大概率賺錢
剛才我們說了,專職操盤手的絕招其實就是找到自己最拿手的那套賺錢方法。
市場像頭大象,我們每個參與者都像盲人一樣去摸、去感知。
所以,每個人的絕招,也都有不靈的時候。
那麼,專職操盤手是怎麼樣才能做到穩定盈利的呢?
說起來也簡單,關鍵就是要做到市場符合我們判斷時多賺些,其餘時候少虧點。
換句話講,我們根本不要求一個完美的投資方法,只賺錢不虧錢,因為這樣的方法根本不存在。
既然我用這樣的方式去賺錢,那麼我就要接受因為我這樣的交易框架,有可能帶來的虧損。
這其實也是所謂的“盈虧同源”。
你需要的,只是一個整體上能賺錢的投資方法,賺錢的時候多賺,虧錢的時候小虧,
或者是賺錢的時候大比例地賺,虧錢的時候小比例地虧。
所謂大概率賺錢,就是我們的交易框架必須能讓我們“大賺小賠”,或者“多賺少賠”。
大賺小賠我們都知道,雖然我的勝率比較低,但是賺一次可以虧20次;
而所謂“多賺少賠”,就是雖然我每次賺的和虧的都是小錢,
但是因為勝多負少,積少成多,長期看也是正收益。
大概率獲勝的交易框架之所以是可能的,
是因為整體地看,市場的不確定性裡有確定性存在,雖然這種確定性是模糊的。
抓住這種模糊的確定性,就是找到了你的盈利路。
所以,一個好的交易框架,
其實就是能夠幫你大概率賺錢、長期來說能穩定盈利的交易框架。
它的核心在於兩點:
首先,這個框架需要適合你自己,只有適合自己才能持之以恆,
如果你是一個性子急的人,讓你一拿一隻股票就要拿三年,是沒有用的。
其次,這個交易框架必須是能夠大概率獲勝的。
市場是複雜的,所以投資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沒有標準答案,
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市場的人,都可能賺錢。
我喜歡這麼一句話:
“市場的本質是沒有本質,但市場上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交易哲學。”
交易哲學,也就是你是怎麼看市場的。
一個人的交易哲學一般是和他的性格相匹配的。
如果你在生活中是一個愛抬槓,以發現別人缺點和錯誤為樂的人,
你從心底里,更願意接受“市場是錯的”這個假設,那麼你就更適合去做價值投資;
而樂於相信別人,對他人不設防的人則更適合做趨勢交易,
因為他們在內心裡更願意相信市場是對的。
重點提醒:
首先,專職操盤手的絕招就是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事情重複做。
要記住:絕招就是不斷重複,重複自己穩定的賺錢路;
選擇和性格相匹配的投資方法;
一個整體上能賺錢的投資方法,就是大賺小賠,多賺少賠。
課後作業
留個思考題:你覺得自己的性格更偏向哪一方,
是相信市場是對的呢,還是相信市場是錯的?
ex.你認為市場是對的:順勢交易;你認為市場是錯的:逆勢交易
記住,沒有標準,只要適合你自己就好。
下一篇教學,我們來談談做交易的紀律和心態養成。
感謝柴哥持續分享及教導!努力努力。。。。
學習有紀律大賺小賠
謝謝柴哥的分享!努力學習中
Pingback: 置頂|投資理財入門必看教學!索引指南懶人包 | FuturesDog|柴哥